信息时报讯(记者 王思雨 通讯员 王志文 鲁怀琦 谢海暾)近日,随着长46.4米、宽7米的现浇梁最后一方混凝土入模,由广州地铁集团建设、中铁广州局承建的广州白云(棠溪)站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建设工程白云二线市政道路全线顺利贯通。
据介绍,白云二线日开工建设,线千米,主线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路,是广州白云站的配套道路,起于广州白云区凤凰路,止于白云区棠新路与大埔南二街一巷交叉口,设计车速60千米/小时,道路规划标准宽度41米,采用双向6车道设计。
据了解,项目地处白云区岩溶发育地段,溶洞见洞率高达70%-80%,且溶洞最大高度达到20米,属于典型的建在溶洞上的市政道路,在桩基施工过程容易产生塌孔、地陷等情况,对安全风险控制以及成桩质量控制要求高。为确保安全高效推进建设,广州地铁集团因地制宜,联合中铁广州局进行施工前地质钻探,探明溶洞的分布位置、大小以及溶洞填充情况,对3米以下、3-5米、5米以上的溶洞分别采用抛填、钢护筒跟进、下钢护筒等方式进行处理,有效确保了全线根桩基施工安全及成桩质量。
根据设计,项目主线左右幅及B匝道单跨跨越石槎路,最大跨径56米;项目主线、DMZ匝道、DMY匝道上跨石井河,最大跨径57米,施工需要满足考虑既有市政主干道和河道通航要求,建设要求高。为保证车辆、航船及行人通行安全及施工安全,项目迎难而上,跨石槎路桥梁采用“独立基础钢立柱+工字钢门洞”代替盘扣支架,有效减少车道占用数量和影响,同时通过使用独立混凝土基础增强支架体系抗冲击性能,可靠性获得巨大提升。针对跨石井河段建设安全情况,项目采用钢管桩作为支架支撑基础,在有效减少河流阻水面的同时,利用贝雷梁作为主梁,极大增加单跨架设跨度,减少了钢管桩设置排数,保证原有河道的防洪、通航要求。
据悉,项目涉及多处10千伏、110千伏电力迁改,迁改线路长、涉及用户多,保供电和迁改难度大。同时在电力管道施工过程中,项目面临着地下管线复杂、地面交通流量大、施工作业面狭窄、临近居民区等诸多挑战。
为推动电力管线快速、安全、平稳迁改完成,广州地铁集团主动推进,组织项目部成立电力迁改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迁改事宜,会同广州供电局项目管理中心、输电二所、白云供电局、线路周边物业权属单位、村委、路政、水务、交警等部门,每月召开电力迁改专题协调会议,梳理电力迁改工作中的重难点,制定迁改及前期配合工作的相关措施。在广州供电局的支持下,各迁改工程根据现场实施条件,会同本项目共同加强施工组织和配合,统筹生产资源,相继克服了场地条件复杂、交通疏解困难、保供电难度大等难题,顺利完成10千伏及开关房的迁改工作。
因夏季保供电要求,广州供电局反馈三季度无法安排停电施工。为确保2023年底开通目标,项目与输电二所多次沟通,在组织专项方案论证及保护措施的基础上,陆续开展电缆保护范围内桩基和承台施工,抢出宝贵时间;同时项目积极协调落实停电安排,最终确定了9月份停电安排,快速高效完成停电割接、迁改、通电,确保剩余桩基的顺利施工。
据悉,广清高速连接段是白云二线市政道路项目全线第一大难点施工路段,由A、B、C、D、E共5条匝道连接广清高速,A匝道钢箱梁总共划分为15个节段,需进行钢箱梁吊装施工。钢箱梁整体线型复杂,平面为圆弧段,纵断面位于竖曲线%单侧坡,支架安装稳定性及其强度直接影响整体安装精度,具有施工环境多变,交通组织协调难度大,施工风险较高等特点。
为保证施工期间庆槎路周边地面交通平稳运行,广州地铁集团组织参建单位,积极对接协调公路道路交通部门,避开车流高峰时段,不断优化施工组织方案,加大交通疏导资源投半岛官方网址 半岛入口官网入,组织51名交通疏导人员,配置大型救援车、防撞车、拖车等10余台设备,采取设置警示标志、道路导向牌等方法,多措并举全力维护施工期间周边地面交通通畅。在保证110千伏高压线米西江引水主管管线安全的前提下,此次施工将临时支墩布置在庆槎路两侧,采取组合大节段一次整体吊装法推进。综合225吨超大梁重、36米工作半径及23米吊装高度等“重、大、难”情况,施工方选定华南地区少有的大型千吨履带吊机进行吊装施工,并在2150平方米场地历时10天完成“巨无霸”吊机拼装,安置在750平方米、25厘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基础上,确保了吊装承载力、稳定性和安全性。
据悉,作为广州白云站的配套市政道路工程之一,白云二线与白云站同步设计、实施和投产,将成为市区进入白云站的关键交通通道,对于改善白云区路网结构、提升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快速出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