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中国大陆)官方网站

破立并举抢占先机-焦作网—半岛-中国官方网站

欢迎您访问 半岛官网!

半岛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欢迎来电咨询

0317-6288901

新闻资讯

全国服务热线

0317-6288901

技术过硬,据实报价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动态

破立并举抢占先机-焦作网

2025-04-29 19:02 已有人浏览 小编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既要建立统一的市场交易规则,也要破除扰乱市场竞争秩序的障碍。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坚持将招商引资工作与产业链培育的顶层设计、关键环节布局和生态构建紧密结合。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2024年招商引资主要指标均居全省前列,全市累计新引进省外境内项目444个、居全省第1位,实际到位境外资金4127万美元、居全省第2位,实际到位省外资金851.2亿元、居全省第6位。

  高位推动激发新动能。去年年初至今,我市主要领导以上率下,带队外出招商14次,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考察对接41个项目,已签约项目36个。创新方式跑出新速度。综合运用以商招商、资本招商、委托招商等新型招商方式,我市招引优质项目落地。

  依托主导产业开展以商招商,我市编制《焦作市主导产业链招商图谱》,围绕主导产业链重点招商,逐步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产业集群。博爱县新材料产业园、武陟县杭州大希地华中仓、修武县铝精深加工产业园、温县食品产业园等共签约入驻项目20家,招引项目投资总额达90亿元。发展资本招商,与前海基金等合作,推动成立焦投天使基金、中原前海二期基金。我市促成前海方舟投资解放区虎石新材料、国合新力基金投资山阳区凡知区域医学总部基地、豫信泛半导体基金投资高新区天宝桓祥超硬材料产业园等主导产业项目落地。推进科技招商,积极对接中科院、西安交大等科研院所,通过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招新引优。推进解放区国家物联网标识中心、博爱县能源动力装备及新材料科技研究中心、温县兰兴电力加氢站系统及其核心零部件产线等项目签约落地。

  重大项目取得新突破。我市推动中联煤层气开发利用、东方钪业钪钒材料产业园、奇瑞年产30万台第五代混合动力发动机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签约落地,对我市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链培育起到极大示范作用。

  焦作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提高专业化精细化精益化服务能力,促进区域间经济联系与合作,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的合理布局,打通产业链壮大的堵点、痛点、难点,诚心实意服务企业发展、服务现代产业做大做强;激活服务企业工作机制,去年召开例会13次,解决大咖国际乳制品生产许可证办理、高安新材料蒸汽管道敷设等11个企业急难愁盼的问题。全年累计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问题1077个,问题解决率100%;“一企一策”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用工难、引才难、销路难、降本难等问题,组织产销、产融、用才、产学研对接活动731场,其中围绕重点产业链、立足链主企业的需求,开展单品类的“产销月月行”活动51场,达成合同意向额13.06亿元。

  我市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对标《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将推动“五统一、一破除”改革举措落地;严格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推进“一址多照、一企一码、一码通行”改革,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机制;推动生产要素畅通流动,各类资源高效配置;放得活,管得住,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规范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规范地方招商引资法规制度和招投标市场。

  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行走在我市城乡阡陌,活力满满,干劲正足:实施美好城市建设三年行动,加快建设怀川高科产业园、太行生态城,引导先进制造业资源向高新区、中站区、马村区集中,金融、商贸、科技创新等服务业资源向解放区、山阳区集中,提升中心城市经济首位度。

  支持沁阳市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孟州市氢能产业园、博爱县轮胎产业园、武陟县新能源汽车配套生产基地、修武县智能矿山装备产业园、温县速食调味料产业园等特色园区建设。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而今的焦作,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民生事项,就业、上学、就医等“民生之盼”,将成为一项项看得见、摸得着的任务清单。

  内陆区位不可怕,可怕的是内陆心态。聚焦聚力设施联通、要素畅通。我市推动设施互联互通,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优化南北纵向通道,加快建设焦洛平铁路、焦平高速,推动焦唐高速温县至巩义段、晋新高速扩容改造、郑焦高速项目前期;完善东西横向通道,加快建设沿太行高速、沿黄高速,推动新焦铁路项目前期;开辟空中新通道,谋划推动通用机场建设,构建立体基础设施格局。

  数据,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近期在数字经济领域集中布局了一批项目,旨在数字领域弯道超车、迎头赶上。加快中科融合算力中心项目建设,统筹推动“通算+智算+超算”协调发展,融入全省一体化算力网;推进中科星桥商业遥感卫星接收站、国家物联网标识管理服务平台等项目建设,打造“空天地一体”通信网络体系;加快省级数据标注基地试点城市建设,推动数据标注产业在生态构建、技术能力提升、场景应用等领域的创新,形成区域人工智能产业新生态。

  向内协同为我市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挖掘优势潜力。更好、更快调配域内物流枢纽各类资源要素,形成区域内部优势互补、统筹一体的发展格局。依托焦作东站、待王站,将优化整合铁路货运物流资源,推动铁路货运转型发展。加快推进低碳数智物流枢纽基地、中原(豫北)大宗物资综合物流枢纽等项目,提升山东港口豫北内陆港功能,引导大宗散货和中长距离运输货物“公转铁”,推进现代物流提质增效。

  扩投资是稳增长的关键。1月5日,全省第十五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举行,焦作分会场签约项目36个、开工项目37个,掀起“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热潮。我市将坚持项目建设为王,抢抓国家“两重”项目政策机遇,开展重大项目集中攻坚行动,谋划储备500个以上重大项目,力争“三十工程”完成年度投资150亿元以上,实施省市重点项目320个以上。

  我市推动商贸流通高效顺畅,突出文旅融合示范:深入开展文旅产业链群建设三年行动,用好云台山、太极拳两大世界级文旅资源,持续放大品牌影响力,打造文旅融合示范城市;用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实施“引客入焦”行动,办好“一赛一节”等活动,激发文旅消费。

  提升天然气储运调配能力,我市加快苏皖豫输气管道端氏支线项目前期,推动通豫煤层气管道尽快恢复运营,用好豫北LNG应急储备中心,打造中部地区重要的天然气储运基地。争取焦作煤炭储备基地纳入国家大盘,建设中央政府煤炭储备基地。

  在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中展现“焦作担当”,持续提升内外开放能级,积极融入郑州都市圈。加强与郑州新能源汽车、洛阳百万吨乙烯等产业合作,推进焦作超硬材料智慧谷等重点项目建设;深化豫晋合作,推动省际边缘地区走向开放前沿,吃透用好政策,谋划实施一批跨区域、跨流域重大项目,探索与晋城等周边城市建立能源协同保供机制,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瞄准京津冀,强化与北京中科北龙、微元合成生物等企业在算力技术、生物合成等方面的合作;锚定长三角,推动与奇瑞汽车、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厦工机械等企业合作;连接粤港澳,推动与健康元在生物医药方面的合作。

  深化对外开放,高标准建设中国(河南)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加强同郑州国际陆港、机场集团及沿海港口的联系合作与功能对接,完善德众保税物流中心进出口服务功能,提升开放平台能级;依托博爱经开区省级开放合作领域试点,健全公铁海等多式联运模式,做强跨区域货物配送中转和内陆口岸等功能。

  千招万招,落实是真招。要牢固树立“有多好的项目,就要有多好的服务”理念,营商环境踏石留印,抓铁有痕。

  建立“1+6”工作体系(制定1个年度工作要点,开展惠企政策直达快享、规范涉企检查、要素保障提质、物流降本增效、信用修复、小微企业融资协调6个专项行动),完善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加强全流程协同推进、全方位政策供给、全生命周期服务和全链条工作考核,打造焦作服务、焦作效率、焦作信用品牌,着力形成办事效率高、开放程度高、法治保障高、宜商宜业宜成的营商环境。

  主动融入全国大市场这场“破壁之战”,任重道远。唯有在融入新发展格局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上勇争先,我市才能在新发展格局中抢占先机,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中奋勇争先、更加出彩。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既要建立统一的市场交易规则,也要破除扰乱市场竞争秩序的障碍。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坚持将招商引资工作与产业链培育的顶层设计、关键环节布局和生态构建紧密结合。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2024年招商引资主要指标均居全省前列,全市累计新引进省外境内项目444个、居全省第1位,实际到位境外资金4127万美元、居全省第2位,实际到位省外资金851.2亿元、居全省第6位。

  高位推动激发新动能。去年年初至今,我市主要领导以上率下,带队外出招商14次,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考察对接41个项目,已签约项目36个。创新方式跑出新速度。综合运用以商招商、资本招商、委托招商等新型招商方式,我市招引优质项目落地。

  依托主导产业开展以商招商,我市编制《焦作市主导产业链招商图谱》,围绕主导产业链重点招商,逐步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产业集群。博爱县新材料产业园、武陟县杭州大希地华中仓、修武县铝精深加工产业园、温县食品产业园等共签约入驻项目20家,招引项目投资总额达90亿元。发展资本招商,与前海基金等合作,推动成立焦投天使基金、中原前海二期基金。我市促成前海方舟投资解放区虎石新材料、国合新力基金投资山阳区凡知区域医学总部基地、豫信泛半导体基金投资高新区天宝桓祥超硬材料产业园等主导产业项目落地。推进科技招商,积极对接中科院、西安交大等科研院所,通过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招新引优。推进解放区国家物联网标识中心、博爱县能源动力装备及新材料科技研究半岛(bandao) 半岛官方中心、温县兰兴电力加氢站系统及其核心零部件产线等项目签约落地。

  重大项目取得新突破。我市推动中联煤层气开发利用、东方钪业钪钒材料产业园、奇瑞年产30万台第五代混合动力发动机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签约落地,对我市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链培育起到极大示范作用。

  焦作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提高专业化精细化精益化服务能力,促进区域间经济联系与合作,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的合理布局,打通产业链壮大的堵点、痛点、难点,诚心实意服务企业发展、服务现代产业做大做强;激活服务企业工作机制,去年召开例会13次,解决大咖国际乳制品生产许可证办理、高安新材料蒸汽管道敷设等11个企业急难愁盼的问题。全年累计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问题1077个,问题解决率100%;“一企一策”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用工难、引才难、销路难、降本难等问题,组织产销、产融、用才、产学研对接活动731场,其中围绕重点产业链、立足链主企业的需求,开展单品类的“产销月月行”活动51场,达成合同意向额13.06亿元。

  我市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对标《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将推动“五统一、一破除”改革举措落地;严格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推进“一址多照、一企一码、一码通行”改革,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机制;推动生产要素畅通流动,各类资源高效配置;放得活,管得住,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规范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规范地方招商引资法规制度和招投标市场。

  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行走在我市城乡阡陌,活力满满,干劲正足:实施美好城市建设三年行动,加快建设怀川高科产业园、太行生态城,引导先进制造业资源向高新区、中站区、马村区集中,金融、商贸、科技创新等服务业资源向解放区、山阳区集中,提升中心城市经济首位度。

  支持沁阳市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孟州市氢能产业园、博爱县轮胎产业园、武陟县新能源汽车配套生产基地、修武县智能矿山装备产业园、温县速食调味料产业园等特色园区建设。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而今的焦作,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民生事项,就业、上学、就医等“民生之盼”,将成为一项项看得见、摸得着的任务清单。

  内陆区位不可怕,可怕的是内陆心态。聚焦聚力设施联通、要素畅通。我市推动设施互联互通,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优化南北纵向通道,加快建设焦洛平铁路、焦平高速,推动焦唐高速温县至巩义段、晋新高速扩容改造、郑焦高速项目前期;完善东西横向通道,加快建设沿太行高速、沿黄高速,推动新焦铁路项目前期;开辟空中新通道,谋划推动通用机场建设,构建立体基础设施格局。

  数据,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近期在数字经济领域集中布局了一批项目,旨在数字领域弯道超车、迎头赶上。加快中科融合算力中心项目建设,统筹推动“通算+智算+超算”协调发展,融入全省一体化算力网;推进中科星桥商业遥感卫星接收站、国家物联网标识管理服务平台等项目建设,打造“空天地一体”通信网络体系;加快省级数据标注基地试点城市建设,推动数据标注产业在生态构建、技术能力提升、场景应用等领域的创新,形成区域人工智能产业新生态。

  向内协同为我市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挖掘优势潜力。更好、更快调配域内物流枢纽各类资源要素,形成区域内部优势互补、统筹一体的发展格局。依托焦作东站、待王站,将优化整合铁路货运物流资源,推动铁路货运转型发展。加快推进低碳数智物流枢纽基地、中原(豫北)大宗物资综合物流枢纽等项目,提升山东港口豫北内陆港功能,引导大宗散货和中长距离运输货物“公转铁”,推进现代物流提质增效。

  扩投资是稳增长的关键。1月5日,全省第十五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举行,焦作分会场签约项目36个、开工项目37个,掀起“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热潮。我市将坚持项目建设为王,抢抓国家“两重”项目政策机遇,开展重大项目集中攻坚行动,谋划储备500个以上重大项目,力争“三十工程”完成年度投资150亿元以上,实施省市重点项目320个以上。

  我市推动商贸流通高效顺畅,突出文旅融合示范:深入开展文旅产业链群建设三年行动,用好云台山、太极拳两大世界级文旅资源,持续放大品牌影响力,打造文旅融合示范城市;用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实施“引客入焦”行动,办好“一赛一节”等活动,激发文旅消费。

  提升天然气储运调配能力,我市加快苏皖豫输气管道端氏支线项目前期,推动通豫煤层气管道尽快恢复运营,用好豫北LNG应急储备中心,打造中部地区重要的天然气储运基地。争取焦作煤炭储备基地纳入国家大盘,建设中央政府煤炭储备基地。

  在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中展现“焦作担当”,持续提升内外开放能级,积极融入郑州都市圈。加强与郑州新能源汽车、洛阳百万吨乙烯等产业合作,推进焦作超硬材料智慧谷等重点项目建设;深化豫晋合作,推动省际边缘地区走向开放前沿,吃透用好政策,谋划实施一批跨区域、跨流域重大项目,探索与晋城等周边城市建立能源协同保供机制,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瞄准京津冀,强化与北京中科北龙、微元合成生物等企业在算力技术、生物合成等方面的合作;锚定长三角,推动与奇瑞汽车、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厦工机械等企业合作;连接粤港澳,推动与健康元在生物医药方面的合作。

  深化对外开放,高标准建设中国(河南)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加强同郑州国际陆港、机场集团及沿海港口的联系合作与功能对接,完善德众保税物流中心进出口服务功能,提升开放平台能级;依托博爱经开区省级开放合作领域试点,健全公铁海等多式联运模式,做强跨区域货物配送中转和内陆口岸等功能。

  千招万招,落实是真招。要牢固树立“有多好的项目,就要有多好的服务”理念,营商环境踏石留印,抓铁有痕。

  建立“1+6”工作体系(制定1个年度工作要点,开展惠企政策直达快享、规范涉企检查、要素保障提质、物流降本增效、信用修复、小微企业融资协调6个专项行动),完善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加强全流程协同推进、全方位政策供给、全生命周期服务和全链条工作考核,打造焦作服务、焦作效率、焦作信用品牌,着力形成办事效率高、开放程度高、法治保障高、宜商宜业宜成的营商环境。

  主动融入全国大市场这场“破壁之战”,任重道远。唯有在融入新发展格局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上勇争先,我市才能在新发展格局中抢占先机,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中奋勇争先、更加出彩。

与破立并举抢占先机-焦作网相关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