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清晨,申城气温普遍跌至零度以下,位于上海青浦区的1000千伏特高压练塘站始终处于高负荷运行状态。为应对寒潮,运维人员迅速行动,携带智能巡检移动终端对特高压主变压器、GIS(气体绝缘开关设备)等设备开展特巡。练塘站作为上海电压等级最高的变电站,同时也是迎峰度冬期间上海城市主电网最重要的外来电的“落脚点”,确保站内设备的健康运行,关系着上海城市主电网的安全。
上海城市电网是典型的大受端电网,用电需求巨大且集中,本地能源资源相对匮乏,电力供应对外来电的依赖程度较高。作为中国最大的国际经济中心和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上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极高。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针对都市型电网的特点和高可靠性需求,特别是大受端、高密集、高复杂性,从源、网、荷多环节入手,依托科技手段多维施策,确保城市能源供应安全。
截至2024年底,上海35千伏公里级超导输电示范工程已安全运行三周年。在累计2.65万小时的运行时间里,这条电缆为徐家汇商圈、上海体育馆等核心区域4.9万户用户稳定输送电量近5.71亿千瓦时,展现了超导技术在城市电网应用中的巨大潜力。
和地面空间类似,上海的地下空间同样寸土寸金。超导电缆的额定电流高达2200安培,传输能力相当于常规电缆的4至6倍,可有效节约地下空间资源。这样的优势对上海而言颇为宝贵。此外,在液氮的超低温环境下,超导材料以接近零电阻的特性高效传输电能,减少电力损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城市电网高负荷背景下的经济运行开拓一条新路。
在超导电缆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国网上海电力首次采用了超导电缆全程排管冷缩补偿方法,解决了200摄氏度温差下内外差异化冷缩导致的接头间电缆伸缩补偿难题,打破了超导电缆工程的长度限制。国网上海电力还自主研发了敷设监控系统及专用工器具,破解了狭小空间内敷设的难题,实现公里级超导电缆大转角、高落差、全路径排管的无损敷设。
工程投运后,国网上海电力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建设了基于实时监控系统的全方位运维管理平台。这一平台不仅可以模拟超导电缆的实际运行情况,还能实时分析数据,并能够对故障风险提前预警。
为了加强管理平台的感知能力,国网上海电力在1.2千米的超导电缆沿线安装了智能井盖、智能地钉、可视化联动装置等多种智能设备,这些设备能够实时传输电缆的运行状态数据。通过数据监测,运维人员可以及时掌握电缆的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在发生异常时,监测系统能够实时反馈,帮助运维人员迅速定位故障类型,实施精准修复,确保电力供应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在确保工程成功投运、超导电缆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上,国网上海电力还将科技创新的目光投向更广阔的领域,助力推动整个超导产业链的发展。联合研究团队成立了长三角超导产业链联盟,形成了一套以市场为导向,政府支持、企业实施的产业链布局创新机制,实现了从材料生产、低温制冷、设备制造到电网应用的完整产业链聚合,为后续以超导技术为核心的超导电抗器、超导储能、超级开关站乃至5千米超导输电示范工程建设提供了坚强的技术及产业支撑。
在超导产业链建设过程中,国网上海电力积极推动相关行业标准的制定,为超导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规范依据,牵头制定的超导电缆领域的首个能源行业标准和首个国网企业标准,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
上海电网的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元素众多,需要不断引入新设备和新技术来提升电网运行的可靠性。
2023年6月18日,上海±500千伏南桥换流站设备改造工程竣工投产,工程采用了全球首创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可控换相换流阀(CLCC)技术,让这座老站焕发了新的生机。
南桥站建成于1989年,是我国首座±500千伏直流换流站,也是上海电网最主要的外电入沪“落脚点”之一。随着运行时间的增长,南桥站部分设备老化严重,运行不稳定。2022年9月,国网上海电力启动了南桥站设备改造工程。其中的一场“重头戏”,就是将运行了30多年的换流阀更换为可控换相换流阀,相当于为南桥站进行了一次“换心手术”。
实际上,随着西部新能源大规模东送以及本地新能源比例不断提高,我国华东、华南地区已形成交直流互联的大受端电网系统,面临着多回直流连续换相失败及闭锁的风险,电网系统风险加大。因此,解决多馈入直流系统连续闭锁问题,消除换相失败威胁就显得尤为紧迫。而可控换相换流阀就是破解多回直流连续换相失败及闭锁风险的有效手段。
相比于同一电压等级、同等输送容量的柔直方案,可控换相换流阀方案的成本不到二分之一,且占地面积更小,这对上海这类土地资源稀缺的超大城市来说是一个“更优解”。自2023年6月投运以来,南桥站的这套可控换相换流阀已成功抵御6次换相失败,证明了新设备的可靠性。
作为首台首套设备,可控换相换流阀在针对性运维方面存在经验空白。一年多来,国网上海电力运维人员提出了高保真建模与多场快速仿真方法,通过建立阀组、阀控设备等关键器件的真型计算模型,探索多维状态感知与评估技术,对可控换相换流阀开展三维全尺寸电、磁、热多物理场应用评价。同时,建立了配套的可靠性评价方法,优化了运行策略,并开发了可控换相换流阀数字化运维应用系统。
自2023年起,作为南桥站运维单位,国网上海电力在标准规范、施工改造、运维仿真、状态评价、运维检修数字化、控保技术智能化等方面形成项目和成果布局,深度挖掘持续创新,促进可控换相换流阀改造相关成果转化及应用示范。
国网上海电力将以特有的老站改造工程成功经验为蓝本,形成“可研-标准-工程-专利”一体化推进模式,打造“大工程、大项目、群成果、群应用”体系,打破关键技术壁垒,实现国产替代,建立自主可控半岛网址 半岛官方入口的国产平台,建立一套集科技创新、先行先试、成果转化为一体的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展望未来,相关领域的国产化替代、电网稳定性提升、清洁能源发展等多项指标都将进一步得到提升,并形成示范效应。
上海是国内目前区域负荷密度最高、负荷峰谷差最大的城市之一,但尖峰负荷年持续时间不长,仅十几到几十个小时,若依靠传统方式新建大量本地电源作为补充,在经济层面和物理层面均非最优。此外,上海的工商业负荷密度高,电动汽车等新型负荷规模大,局部热点问题逐渐凸显,若不能通过有效手段强化负荷控制能力,不仅会使配电网面临巨大的运行压力和改造问题,还会影响到用户用能体验,更无法满足节能降碳需求。
为了破解上述矛盾,国网上海电力从2014年起启动了虚拟电厂建设相关工作,通过建设灵活、可调的电力资源库,充分加强电力电量平衡能力、提升电力平稳供应水平,并同步推动用能侧节能降碳。截至目前,国网上海电力已培育虚拟电厂31家,完成资源接入3586户,申报可调节容量114.36万千瓦。与2022年年底数据相比,目前运营商数量已翻番,申报可调能力已增长近3倍。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是虚拟电厂资源聚合拓展与示范应用的典型地区。2023年11月,国网上海电力联合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出台《临港新片区虚拟电厂精准响应实施方案(试行)》及《临港新片区虚拟电厂精准响应管理办法(试行)》,在借鉴国内外先进虚拟电厂案例业务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临港资源禀赋及发展需求进行了模式创新,进一步明确了虚拟电厂的管理体系及业务流程,在全国首创以电量容量双补贴为主、精准响应激励为辅的运营模式。
2024年1月,临港虚拟电厂管理中心揭牌成立,主要负责临港新片区虚拟电厂运营管理、平台建设以及资源拓展等,推动建立一个涵盖“政府-虚拟电厂管理中心-虚拟电厂运营商”的分层管理体系。同年10月,国网上海电力就在中国联通上海临港国际数据港,通过该数据中心配置的柴油发电机和不间断电源(UPS)参与虚拟电厂精准响应,完成了全市首次针对大型数据中心的虚拟电厂精准响应能力测试,进一步验证了大型数据中心支撑电网的能力。
根据《上海市虚拟电厂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到2025年,上海全市虚拟电厂调节能力将达到100万千瓦,虚拟电厂商业模半岛网址 半岛官方入口式、市场机制、产业生态基本形成,在全国居领先地位。国网上海电力将力争到“十五五”期间,具备年度最大负荷5%左右的稳定调节能力,成为电力保供和峰谷调节的重要支撑,形成可持续、常规化的商业运营模式和国际领先的技术产业生态。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9日下午举行民生主题记者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在回答为人民群众建设“好房子”有关问题时表示,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住宅层高标准将调整为不低于3米。倪虹介绍,好房子离不开新科技,好房子和新科技可以相互成就。
激战库尔斯克战场!俄军从天然气管道钻出,突袭敌后!乌军:察觉了俄军动向,令其遭受重大损失
据俄媒报道,俄罗斯楚瓦什共和国行政长官尼古拉耶夫当地时间9日表示,一架乌克兰无人机夜间袭击了当地的一座油库。
大皖新闻讯3月9日,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已经上映40天,综合票房超过145亿元,距离全球票房排名第六的《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差距不到3亿元。
打过科兴疫苗的人注意了!诈骗的大概内容是:接种科兴疫苗的人。一些不法分子通过微信、QQ、手机短信发送疫苗接种虚假预约信息,实施诈骗。
近年来,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不择手段地搜集我内部敏感信息,特别是在春节等重要传统节日期间,以人情往来为名,行勾连窃密之实,手段隐蔽,具有较强迷惑性,危害我国家安全。
相信喜欢自己长白头发的人并不多,尤其是许多中年人,和一些过早白头的青年人,总会抱怨白头发对自己个人形象造成了影响,很受困扰,哪怕只有几根白头发,在头上也似乎显得格外醒目。
“没想到,法律没有放弃我们犯错的人,做了好事也有‘奖励’。”2月11日,农历正月十四,还没到元宵节,社区矫正对象幸某便已在装修岗位上开工。这是近几年中他过得最开心的一个年:一是因为司法机关帮他在居住地找到了工作,二是因为被减了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