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中国大陆)官方网站

DB11T963-2013电力管道建设技术规范[借鉴]—半岛-中国官方网站

欢迎您访问 半岛官网!

半岛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欢迎来电咨询

0317-6288901

新闻资讯

全国服务热线

0317-6288901

技术过硬,据实报价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动态

DB11T963-2013电力管道建设技术规范[借鉴]

2024-10-25 15:28 已有人浏览 小编

  DB11T 9632013 电力管道建设技术规范[借鉴]pdf

  ICS93.020P60备案号:36788-2013DB11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T963—2013电力管道建设技术规范Codeforpowerchannelconstructiontechnology2013-01-31发布2013-05-01实施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1/9DB11/T963—2013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一般规定...........................................................................25路径选择...........................................................................36电力隧道...........................................................................47电力排管...........................................................................62/9DB11/T963—2013II前言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实施。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电力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罗勇、郭连启、周长宽、方砚升、丛光、李明春、朱占巍、岳国荣、杨建伶、张立军、王伟波、关浩、商建军、刘艳平、金林、李继波、谢冬、贺晓梅、张晓颖、杨志福、孟芸3/9DB11/T963—20131电力管道建设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力管道建设应遵循的一般规定、路径选择、电力隧道及电力排管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500kV及以下输配电电缆线路新建电力隧道、排管工程。扩建、改建工程可参照本标准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未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3912金属覆盖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GB/T23858检查井盖GB50156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21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DL/T5221城市电力电缆线地下设施检查井双层井盖DB11/T452非金属材料检查井盖技术要求3术语和定义3.1电力管道powerchannel用于敷设电力电缆的隧道、排管、工作井组成的构筑物,或者三种型式的组合。3.2电力隧道cabletunnel容纳电缆数量较多、有供安装和巡视方便的通道,且为地下电缆构筑物。3.3电力排管(埋管)cableduct按规划电缆数量开挖沟槽一次建成多孔管道的地下电缆构筑物。3.4工作井manhole供人员出入以安装电缆接头等附属部件、供牵拉电缆作业所需的或电缆通道通风所需的电缆构筑4/9DB11/T963—20132物。3.5出入口entrance-exit单独或结合安装通风等设备而设置的供人员进出的地上建筑物。3.6电缆支架cablebrackets用以支撑电缆的刚性结构系统,包括电缆桥架、普通支架、吊架等。3.7耐火槽盒fire-resistingtroughbox用耐火性能板材制成,用于敷设电力电缆、通讯电缆的主体部件的槽盒。3.8接地装置groundingconnection接地线电力管道建设应积极采用标准化建设成果,应做到安全可靠、经济适用,鼓励采用新理念、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4.2电力管道应依据电网空间布局规划建设。4.3电力管道建设,除应符合半岛官方网址 半岛入口官网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安全、环保、消防、人防、防灾和劳动保护等国家相关规范规定。4.4电力管道建设采用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设备、混凝土等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技术标准规定。4.5新建电力管道应与现状电力管道连通,连通建设不应降低原设施建设标准。4.6电力管道接近加油站类构筑物时,管道(含工作井)与加油站地下直埋式油罐的安全距离应满足GB50156的要求,且加油站建筑红线地中埋设保护管,应满足荷载要求和耐腐蚀性要求。管枕间距宜按管路运营的最不利工况条件下的强度(抗弯、抗剪等)、刚度要求合理确定;在通过可能发生不均匀沉降的软土或不良地质地段应采取可靠技术措施予以处理。4.8电力管道应满足电缆弯曲半径要求,管道转角不应小于90°,并进行圆弧过渡处理。4.9电力管道井盖应符合GB/T23858、DB11/147和DB11/T452的要求,尺寸应标准化,应具有防水、防盗、防滑、防位移、防坠落等功能,并设置二层子盖。4.10电力管道内电缆支架、爬架、拉力环、爬梯、工作平台、护栏、篦子、接地极、地线等钢构件均应采用预制标准件,并进行热镀锌等防腐处理。5/9DB11/T963—201334.11电缆支架应便于安装、表面平滑,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耐久性。4.12电力管道内的金属构件均应用扁钢与接地装置连接。4.13金属构件镀锌层表面应连续完整、光滑,不应有漏镀、过酸洗、结瘤、积锌、锐点等缺陷,镀锌层厚度和镀锌层镀覆量符合表1规定。热浸镀锌层加工和试验检测应符合GB/T13912。表1 镀锌层厚度和镀锌层镀覆量 镀件厚度 (mm) 最小平均厚度 (μm) 最小平均镀覆量 (g/m 2) 局部最小厚度 (μm) 局部最小镀覆量 (g/m 2) t≥6 85 610 70 505 3≤t<6 70 505 55 395 注:本镀锌层是指未经离心处理的镀层。 4.14 工作井井室中应设置安全警示标识标牌。 4.15 工作井内应设置安全爬梯、预埋拉力环和电缆支架等设施,电缆支架的配置不得妨碍安全运行。 4.16 电力隧道内、电力排管与变、配电站室连通的工作井内,所有管孔(含已敷设电缆)均应采用阻 水法兰进行防水封堵。 5 路径选择 5.1 电力管道的路径选择,除应符合 GB 50217、DL/T 5221 等相关规定外,尚应符合城市道路网规划 的总体要求,并应保证电力管道与城市其他市政公用工程管线 电力管道的布置应与城市现状及规划的地下铁道、地下通道、人防工程等地下隐蔽性工程协调配 合。 5.3 根据规划需求,应在规划路口、线路交叉地段,合理设置三通井、四通井等构筑物进行接口预留、 线 电力管道在道路下方的规划位置,宜布置在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及绿化带下方。当电力隧道位于 机动车道或二级以上公路、城市次干路以上道路主路下时,工作井不应设在主路机动车道上。设置在绿 化带内时,工作井出口处高度应高于绿化带地面不小于 300mm,工作井井盖等地面设施应与道路景观相 协调,宜不影响道路路牙的直线 电力管道宜沿现状和规划道路建设。沿市政道路建设的电力隧道进出口及通风亭等的设置应与周 围环境相协调。 5.6 穿越河道的电力管道应选择河床稳定的河段,埋设深度应满足河道冲刷和远期规划要求。 5.7 电力管道与市和区县人防指挥所的间距应满足电磁环境保护要求。 5.8 电力管道与公路、市政道路建设宜做到同步设计、同步建设。 6 电力隧道 6 / 9 DB11/T 963—2013 4 6.1 电力隧道内部有效断面尺寸(净空)应根据其内规划敷设的电缆电压等级、截面、数量来确定: ——明挖法隧道有效净空尺寸宜选用 2.0m×2.1m、2.6m×2.4m。 ——矿山法隧道有效净空尺寸宜选用 2.0m×2.3m、2.6m×2.9m。 ——盾构法隧道有效净空尺寸不应小于明挖法的有效净空尺寸。 ——根据电网规划,电力隧道还可选用其他特殊断面型式。 6.2 电力隧道应按照重要电力设施标准建设,应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不应低 于 100 年;防水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6.3 电力隧道变形缝应满足密封、防水、适应变形、施工方便、检修容易等要求,施工缝、穿墙管、 预留孔等细部结构应采取相应的止水、防水措施。 6.4 采用矿山法或盾构法修建电力隧道时,应根据环境条件严格控制地层变形、地面沉降。 6.5 电力隧道内最小允许通行宽度不应小于 1m。 6.6 电力隧道内接地系统应符合以下规定: ——电力隧道内接地系统应形成环形接地网,接地网应与发电厂、变电所接地网两点及以上相连接。 ——电力隧道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应小于 5Ω,综合接地电阻应小于 1Ω。 ——电缆支架与接地装置焊接牢固,防腐符合规范要求。 6.7 电缆支架应符合以下规定: ——沿隧道侧墙布置,立铁垂直于隧道底板安装,纵向应平顺,各支架的同层横档应在同一水平面 上,电缆支架水平间距 1m。 ——电缆支架材质以普通钢材为主,支架表面进行防腐处理,防腐层应牢固且耐久稳定。 ——对于在电力隧道采用分相布置的单芯电缆,电缆支架应采用非铁磁性材料。 ——电缆支架应能满足所需的设计承载能力要求。 6.8 110kV 变电站(楼)应设不少于 2 个方向的 3 个电缆进出线kV 变电站(楼) 应设不少于 2 个方向的 4 个电缆进出线口及进出线电力隧道。变电站出线孔数及孔径应满足该变电站永 久规划出线kV 变电站进出线电力隧道的净宽尺寸不应小于 2.4m,长度宜不小于 3.0m。 6.9 220kV 和 110kV 变电站、110kV 及以上主网电缆进出线口以及进出线kV 配网电缆 出线口及电力隧道分开设置。 6.10 电力隧道沿线应设置工作井用于电缆敷设,工作井应符合以下规定: ——隧道工作井内应有容纳供人员上下的活动空间。 ——井室高度不宜超过 4.0m,超过时应设置多层工作井或过渡平台,并设置盖板,多层工作井每 层设固定式或移动式爬梯。 ——隧道工作井用于 10kV 配网电缆出线时,井壁上应预留出线孔及电缆固定架。 ——隧道工作井上方人孔内径应为 800mm,在电力隧道交叉处设置的人孔不应垂直设在交叉处的正 上方,应错开布置。 6.11 电力隧道三通井、四通井应满足最高电压等级电缆线路的弯曲半径要求,井室顶板内表面应高于 电力隧道内顶 0.5m,并应预埋电缆吊架,在最大容量电缆敷设后各个方向通行高度不低于 1.5m。 7 / 9 DB11/T 963—2013 5 6.12 电力隧道宜在变电站、电缆终端站以及路径上方每 2km 适当位置设置出入口,出入口下方应设置 方便运行人员上下的楼梯。 6.13 电力隧道内应建设低压电源系统,电力隧道内电源系统一般规定: ——电力隧道外电源不应少于 2 路,电压等级不高于 380V,并具备漏电保护功能。 ——电力隧道供电半径应满足电气需求,末端电压降不应大于 10%。

  英文版DL 5031-1994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管道篇.doc

与DB11T963-2013电力管道建设技术规范[借鉴]相关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