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中国大陆)官方网站

地下管线为何屡屡“受伤”?—半岛-中国官方网站

欢迎您访问 半岛官网!

半岛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欢迎来电咨询

0317-6288901

新闻资讯

全国服务热线

0317-6288901

技术过硬,据实报价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动态

地下管线为何屡屡“受伤”?

2024-09-16 23:59 已有人浏览 小编

  7月15日,石峰区建设北路燃气管道施工现场,因施工操作不规范,建设北路DN800主供水管道受损漏水。眼下正是居民用水高峰期,这一管道“受伤”造成荷塘区、芦淞区、云龙示范区近30万用户的用水受到影响。

  不只是供水管道,还有其他埋于城市地下、被誉为城市“生命线”的电力、燃气等管线,也常被挖坏。

  这种现象为何屡次发生?如何减少管线挖断给市民造成的影响?地下管线的管理究竟要如何改善?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目前正值施工季,许多施工方都在赶工期。记者走在城区街头,经常看到路边施工的场景,涉及自来水、电力、燃气、市政等多个管线部门,有的是改造老旧管道,有的是在应急抢修,有的则是在修建道路。但在施工开挖之下,遍布城市地下的各类管线,尤其是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水、电、气管线,总是“很受伤”。

  3月13日,在盛世金龙湾小区门口,一家外地施工企业在原有燃气管道沟槽内进行新建管道顶管作业。由于未签订保护协议且未进行技术交底,施工方的野蛮施工导致原有燃气管道严重受损,且漏半岛官方网址 半岛入口官网气严重。

  5月2日和5月6日,石峰区叫鸡岭墴塘坡6415生活区附近供水管道两次被施工挖坏。

  5月12日和7月7日,文化路附近管线先后两次被挖坏,导致市政小区生活区、野鸭冲社区居委会、无线号、海天盛景园、太阳村等停水。

  7月15日,石峰区建设北路DN800主供水管道和芦淞区人民中路DN450主供水管道先后被挖坏。

  今年上半年,全市电力管道也被挖坏10多次,导致电缆、架空线路破坏跳闸并中断正常供半岛网址 半岛官方入口电。

  炎炎夏日,正是供水供电供气的高峰期,屡屡被“停供”,不少居民和单位有怨言。“7月10日才停的水,为的是管道改造,保障高峰期用水,这怎么又要抢修咯?”7月15日,家住石峰区建设北路沿线李家冲社区的居民张师傅和邻居们,忍不住抱怨起来。7月10日,市水务集团对建设北路DN1200管线进行停水改造。受此影响,李家冲社区、石峰区教育研究中心等沿线近百个小区和单位被停水24小时。

  “不是把供水管道挖断,就是把供电管线、供气管道挖断,啥时才是个头?”市民刘女士抱怨。

  盛世金龙湾小区附近供气管道被挖坏事件,造成几十万元的损失,还导致周边六七千户燃气用户受到影响。

  “其实,我们自己也是受害者。”市水务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事故一出,为尽量降低用水影响,7月15日深夜,市水务集团派出两路人马分别到建设北路和人民北路进行带水抢修,直至次日凌晨才维修完成。

  “2020年,城区供水管道共计被挖坏64次,其中大口径(DN300mm)管道被挖坏35次。”市水务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方面的维修成本(仅施工费用,不含水量损失及社会影响)每年就超过70万元。

  同样“委屈”的还有供电部门。2020年,全市因破道施工造成10千伏供电线条次。为此,国网株洲供电公司需承担维修费用200万元至300万元(不包括电量损失和社会生产间接损失)。

  这种情况为何屡屡发生?以供水管道被挖坏为例。根据《湖南省实施城市供水条例办法》(湖南省人民政府令 第160号)规定,不得在城市供水管道及其附属设施的地面两侧一米以内和规定的地下安全保护范围内,修建建筑物及其他地下设施、堆放物资、挖坑取土、栽种植物或者进行其他危害供水设施安全的活动。“但很多时候,施工方并未按照这个标准进行施工。”市水务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保护地下管线,他们会提前发函告知对方管道线路图,而且还有专门的监护工巡视,发现施工工地便会主动给他们提供管道线路图。

  据国网株洲供电公司统计,市政修路埋管、房产公司野蛮开挖施工造成电力管线被破坏的占比最大,接近70%。

  市水务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运行中的供水管道和燃气管道相互影响,燃气管道泄漏会腐蚀供水管道,而供水管道渗漏同样不利于燃气管道安全运行,在运行异常状态下容易引发次生事故。同时,开挖抢维修存在困难,无法保障供水、供气连续性,对市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目前,为保护管线,市水务集团在路面加强标识标牌建设,不断加强管网附属设施巡视,及时对接危险源。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强化管线交底,采取人员指出管线位置、插旗标识管线位置等方式,避免管线被挖坏。株洲新奥燃气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因历史遗留问题导致的铸铁管网外,目前所有管网都有管网地形图。在其他单位施工前,都会进行技术交底,准确定位,确保施工安全。同时,在施工过程中涉及交叉作业时,他们会提前探管,确定位置。国网株洲供电公司一直坚持线路外破专业化巡视,每天巡回各大施工工地,现场进行警示告知并发放签署安全告知单,对具体外破风险点位,设置标示牌、警示标识、保护围栏。

  “应该要明确责任,加大责半岛官方网址 半岛入口官网罚。”以上管线部门相关负责人纷纷表示,希望开放监控天眼,对重要管线实时管控,加大外破追责惩治力度,严厉打击野蛮施工行为。

  地下管线遍布城市大街小巷,靠人力巡逻并不是“根治”之法。其实,早在2011年,株洲就启动地下管线普查及信息化工程,系统在2012年底投用。截至目前,综合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共探测入库管线公里,管线种类涵盖给水、排水、燃气、热力、工业、电力、通讯、综合管沟等12大类26小类,各类管线中包含管线点数据库、管线段属性库、附属物边界属性库等。通过这张“神奇地图”,各管线单位可看遍地下管线,对各方施工、抢修都大有帮助。

  “如果要在一处施工,可在系统里输入施工地段,就能见到各种不同的管体,通过横断分析,了解管线的位置、管径、管材等。之后,通过三维立体分析,还可以了解开挖方案中可能影响到的管网,避免事故。”株洲市城建档案馆工作人员介绍。

  该系统投用近10年,各类管线为何还是频繁“受伤”?其作用发挥几何?本报记者将持续跟踪报道。

与地下管线为何屡屡“受伤”?相关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