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中国大陆)官方网站

从2025两会看今年地下管网发展方向—半岛-中国官方网站

欢迎您访问 半岛官网!

半岛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欢迎来电咨询

0317-6288901

新闻资讯

全国服务热线

0317-6288901

技术过硬,据实报价

管业知识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管业知识

从2025两会看今年地下管网发展方向

2025-05-07 22:56 已有人浏览 小编

  3月11日,2025年全国两会完成各项议程,圆满落下帷幕。会议期间,推进城市更新、健全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建立智慧监控系统等话题成为多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注的焦点。

  作为“十四五”、“十五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在城市更新背景下,如何高质量推进市政排水管网建设,向“看不见的里子工程”要安全、要效率、要品质,成为2025年亟需解决的问题。

  3月5日,李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持续推进城市更新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加快健全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加强燃气、给排水、热力、地下管廊等建设和协同管理。这意味着地下管网行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将成为政府投资和政策支持的焦点。

  管网漏损、城市内涝等问题一直是城市安全运行的隐患。未来,地下管网行业需加大技术创新投入,采用先进材料和工艺,对老旧管网进行更新改造。例如,在排水管网建设中,引入智能监测系统,实时掌握管网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堵塞、渗漏等问题,增强城市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

  随着数字技术发展,智能化成为地下管网行业发展趋势。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重点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努力实现地级及以上城市给排水生命线工程安全监测全覆盖,有效提升城市安全运行保障能力和韧性。

  地下管网涉及多个部门和领域,以往存在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等问题。今后,需建立健全统筹协调机制,加强部门间沟通协作,统一规划设计。在城市建设和改造中,充分考虑地下管网布局,避免出现新建管网与老旧管网不兼容、预留空间不足等情况。同时,做好管网建设与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的衔接,提高城市建设整体效益。

  地下管网改造资金需求量大,仅靠政府投资难以满足。行业需积极探索多元化融资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基础设施REITs等都是可行方式。通过合理设计项目回报机制,提高社会资本投资积极性,为地下管网建设提供充足资金保障。

  结合3月9日住建部部长倪虹在两会记者会上,提出的“今年再建设改造地下管线万公里以上”“聚焦消除城市的严重易涝积水点,再完成1000个排水防涝重点项目建设”“发展数字化、智能化基础设施,重点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来看,排水管网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领域,今年将会迎来新的机遇期。政策暖风频吹的背后,是城市规划建设理念的更新,体现了国家对加强排水管网建设管理工作的决心和力度。

  过去,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一些地方存在重发展、轻保护,重地上、轻地下的做法,致使排水管半岛官方网址 半岛入口官网网建设和运维投入不足,加之当前排水管网产权不同,管理部门不统一,日常监管难以深入,管网存在病害隐患。在当前城市更新背景下,想要高质量推进市政排水管网建设,需要站在城市整体及排水分区上看待问题,统筹各方资源,系统化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

  1、加强管网排查,摸清底数,建立管网数据动态更新机制。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等指导意见要求,每5-10年完成一轮城市生活污水管网排查行动,确定区域内城市污水管网建设的实际情况。可以利用管道机器人开展专业的数字化排查行动,比如,南京安透可智能系统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高科技管道机器人、传感器等装备,对城市地下雨污管网进行数字化排查,并通过安透可“管网大脑”运维平台,构建管道运维管理数字化平台,实现管道实时动态监控、预警、调度等一站式管理。

  2、强化管网排放,修复内部病害,提升管网运行效率。结合城市更新行动,对年久失修、功能失效、标准偏低且会造成内涝积水的雨水管网进行更新改造,设计标准选取上尽可能采用国家标准的上限。新建道路时要高标准规划、高标准建设雨水管网,并做好和原有雨水系统的衔接。

  3、加大排水管网建设半岛官方网址 半岛入口官网力度,逐步消除排水管网空白区。现阶段不少城市在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等城市局部区域的污水管网仍存在空白,需要相关部门拟定现有管网改造工程内容,合理布置管网走向、重新布局附属设施、加装相关保护装置,提高管网覆盖率和污水收集率。

  4、加强雨污分流建设,避免污水直排入河。新建管道应采用分流制的排水系统,要加强管理,减少管道错接混接、建设雨水绿色基础设施控制雨水径流污染等。对于现有的合流制的排水系统,尽可能实现雨污分流改造,现阶段暂不具备条件的,要提前做好溢流污染控制。

  5、建立健全联排联调机制,各级排水主管部门要强化与应急、水利等部门协作和信息共享,通过实时在线数据分析系统及模型计算能力等做到跨区域的调度能力,提升城市的防汛能力。

  6、灵活筹措资金,调整城市排水管网投资运营模式。目前,我国大部分排水管网建设都是由政府作为投资主体,这种模式下政府财政压力变大,需要积极探索多元化融资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确保管网建设的可持续性。

与从2025两会看今年地下管网发展方向相关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