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排放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便于清理的城市污水排污管道。
在日常生活中,厨房内的洗碗台上都会安装左右两个洗碗池,厨房内的生活污水通过洗碗池排出,为了方便两个洗碗池均能排放污水,在洗碗池下方会安装u型排污管进行排放。
而u型排污管半岛网址 半岛官方入口在对生物污水进行排放时,一些污水中的残渣则会存留在u型排污管底端位置,若不定时清理则会造成u型排污管的堵塞,由于u型管道结构的独特性,则往往不便于对其内部以及底部进行清洁,清洁力度较差。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清理的城市污水排污管道来提高现有排水管道清理的便捷性。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清理的城市污水排污管道,可以实现对u型排污管的左右两端进行拆卸,从而方便对u型排污管不易清理的底部位置处的残渣进行清理,同时在u型排污管下方设置可进行拆卸的过滤网,有效对残渣进行阻隔,拆除过滤网下方的排污管道后便可实现对过滤网以及安装过滤网的锥形管道进行清理,操作简便,清理力度强。
一种便于清理的城市污水排污管道,包括固定连接在管道本体下端的u型排污管,所述u型排污管分别由左弯管和右弯管组成,所述左弯管和右弯管的上端与管道本体下端螺纹连接,所述左弯管和右弯管的相对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左连接管和右连接管,所述左连接管和右连接管螺纹连接,所述左连接管的下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竖管,所述竖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锥形管道,所述锥形管道内安装有过滤机构,所述锥形管道的底部螺纹连接有排污软管,且排污软管的顶端抵在过滤机构的下端,方便对u型排污管的左右两端进行拆卸,从而实现对u型排污管底部位置处不易清理的残渣进行清理,同时在u型排污管下方设置可进行拆卸的过滤网,有效对残渣进行阻隔,拆除过滤网下方的排污管道后便可实现对过滤网以及安装过滤网的锥形管道进行清理,操作简便,清理力度强。
进一步的,所述管道本体靠近下端的外侧壁上紧密套接有第一环形密封垫,且第一环形密封垫的下端与u型排污管的顶端相密封衔接,提高了u型排污管与管道本体连接的密封性。
进一步的,所述右连接管为凸型结构,所述右连接管的外侧壁与左连接管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所述右连接管的前端紧密套设有第二环形密封垫,所述第二环形密封垫与左连接管的外侧壁相密封衔接,设置成凸型结构,一方面有利于右连接管与左连接管螺纹连接,另一方面便于对第二环形密封垫的密封嵌设,提高两者之间连接的密封性。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套设在锥形管道内的过滤网,所述锥形管道远离竖管的一端内壁开设有与过滤网位置对应的环形安装槽,所述过滤网紧密嵌设在环形安装槽内,便于将过滤网嵌设在锥形管道内,过滤网的设置对从u型排污管排出的污水起到过滤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排污软管的上端外侧壁与环形安装槽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所述排污软管的顶端套设有第三环形密封垫,所述第三环形密封垫与过滤网的下端侧壁紧密连接,有效提高了排污管道与锥形管道之间的密封衔接,同时也便于对过滤网进行拆装。
进一步的,所述u型排污管、左连接管、右连接管、竖管、锥形管道以及排半岛网址 半岛官方入口污软管的内壁上均涂覆有防腐涂料,提高了该排污管道的防腐性。
(1)本方案可以实现对u型排污管的左右两端进行拆卸,从而方便对u型排污管不易清理的底部位置处的残渣进行清理,同时在u型排污管下方设置可进行拆卸的过滤网,有效对残渣进行阻隔,拆除过滤网下方的排污管道后便可实现对过滤网以及安装过滤网的锥形管道进行清理,操作简便,清理力度强。
(2)右连接管为凸型结构,右连接管的外侧壁与左连接管的内侧壁螺纹连接,右连接管的前端紧密套设有第二环形密封垫,第二环形密封垫与左连接管的外侧壁相密封衔接,设置成凸型结构,一方面有利于右连接管与左连接管螺纹连接,另一方面便于对第二环形密封垫的密封嵌设,有效提高两者之间连接的密封性。
(3)过滤机构包括套设在锥形管道内的过滤网,锥形管道设有与过滤网位置对应的环形安装槽,过滤网紧密嵌设在环形安装槽内,将排污软管与螺纹连接在环形安装槽内,并在排污软管的顶端套设第三环形密封垫,提高了对过滤网的限位作用,也提高了锥形管道与排污软管之间的连接密封性,且过滤网的设置对从u型排污管排出的污水起到过滤作用。
1管道本体、2u型排污管、21左弯管、22右弯管、3左连接管、4右连接管、5第二环形密封垫、6竖管、7锥形管道、8排污软管、9过滤网、10第三环形密封垫、11第一环形密封垫。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一种便于清理的城市污水排污管道,包括固定连接在管道本体1下端的u型排污管2,u型排污管1分别由左弯管21和右弯管22组成,左弯管21和右弯管22的上端与管道本体1下端螺纹连接,管道本体1靠近下端的外侧壁上紧密套接有第一环形密封垫11,且第一环形密封垫11的下端与u型排污管2的顶端相密封衔接,有效提高了u型排污管2与管道本体1连接的密封性。
左弯管21和右弯管22的相对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左连接管3和右连接管4,左连接管3和右连接管4螺纹连接,在清洁时便于对左弯管21和右弯管22进行拆卸,从而有效对u型排污管2底部的残渣进行清理。
请参阅图1和图2,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右连接管4为凸型结构,右连接管4的外侧壁与左连接管3的内侧壁螺纹连接,右连接管4的前端紧密套设有第二环形密封垫5,第二环形密封垫5与左连接管3的外侧壁相密封衔接,右连接管4靠近左连接管3一端的外直径略小于左连接管3的内直径,将右连接管4设置成凸型结构,一方面有利于u型排污管2安装时右连接管4与左连接管3内侧壁螺纹连接,另一方面则便于对第二环形密封垫5实现密封嵌设,提高两者之间连接的密封性。
请参阅图3和图4,在左连接管3的下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竖管6,竖管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锥形管道7,锥形管道7内安装有过滤机构,锥形管道7的底部螺纹连接有排污软管8,且排污软管8的顶端抵在过滤机构的下端,过滤机构的设置有效对从u型排污管2排出的污水进行过滤处理。
具体的,过滤机构包括套设在锥形管道7内的过滤网9,锥形管道7远离竖管6的一端内壁开设有与过滤网9位置对应的环形安装槽,过滤网9紧密嵌设在环形安装槽内,便于将过滤网9嵌设在锥形管道7内,过滤网9的设置对从u型排污管2排出的污水起到过滤作用,而排污软管8的上端外侧壁与环形安装槽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排污软管8的顶端套设有第三环形密封垫10,第三环形密封垫10与过滤网9的下端侧壁紧密连接,有效提高了排污管道8与锥形管道7之间的衔接密封性,同时也便于对过滤网9进行拆装。
此外,需要强调的是,u型排污管2、左连接管3、右连接管4、竖管6、锥形管道7以及排污软管8的内壁上均涂覆有防腐涂料,提高了该排污管道整体的防腐性。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的污水排污管道时,将u型排污管2的上端两侧分别与两个管道本体1相螺纹连接,实现两个洗碗池的管道本体1的污水排放,污水排放过程中其残渣容易沉淀在u型排污管2内底部,而u型排污管2由左弯管21与右弯管22组成,在进行管道清理时,首先需要关闭管道本体1上的阀门,避免有水排出,转动连接在右弯管22上的右连接管4,右连接管4与左连接管3相脱离,此时便于对留存在左弯管21与右弯管22内部以及左连接管3与右连接管4内部的残渣进行清理,便于对u型排污管2内部残渣进行清理,且有效提高清理力度;
此外,在竖管6的下端连接锥形管道7,锥形管道7的设置有利于对过滤网9的安装,过滤网9对从u型排污管2排出的污水进行过滤处理,有效避免一些残渣流入排污软管8内,在进行清理时,可向下旋转排污软管8,排污软管8的顶端具有一定的硬度,以实现与锥形管道7内壁的螺纹连接,排污软管8与锥形管道7相脱离后,便于对过滤网9进行清洁或者更换,同时也可对锥形管道7以及竖管6内壁进行清洁,进一步有效提高清理力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如您需求助技术专家,请点此查看客服电线.探索新型氧化还原酶结构-功能关系,电催化反应机制 2.酶电催化导向的酶分子改造 3.纳米材料、生物功能多肽对酶-电极体系的影响4. 生物电化学传感和生物电合成体系的设计与应用。
1.高分子材料的共混与复合 2.涉及材料功能化及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高分子热稳定剂的研发
高分子生物材料与生物传感器,包括抗菌/抗污高分子材料、生物基高分子材料、超分子水凝胶、蛋白质材料的合成与自组装、等离子体聚合功能薄膜、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光谱(SPR)、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生物传感器等。
1. 晶面可控氧化铝、碳基载体及催化剂等高性能、新结构催化材料研究 2. 乙烯环氧化催化剂的研究与开发 3. 低碳不饱和烯烃的选择性氧化催化剂及工业技术开发
1. 加氢精制 2. 选择加氢 3. 加氢脱氧 4. 介孔及介微孔分子筛合成及催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