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盛夏的五月,中央督查组以严谨细致的态度,公布了新一轮的环境督察报告。其中,一份针对江西黑臭水体治理的专项报告,如实地揭示了江西各地在环境治理方面存在的严峻问题,特别是污水处理和黑臭水体现象,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在江西抚州市,当地一直坚称不存在“无黑臭水体”现象。但在督查组的暗访之下,临川区文昌大道东侧的河道露出了其真实面目。
这条长约700多米的河道,尚未走近,一股刺鼻的臭味便扑面而来。经过专业检测,河道中的氨氮浓度高达25.6毫克/升,已远远超出重度黑臭水体的标准。
更令人震惊的是,当地对于污水处理的方式竟然选择在河流中间进行,而不是在岸上建立处理设施。
在河流中,督查组发现了四套污水处理设施,但其中部分设施竟成了摆设,并未真正投入使用。
而在一些地方,由于污水处理能力有限,不得不修建应急池以应对不时之需。然而,督查组发现,这些应急池竟位于赣江之旁,且在督查期间仍在偷偷向江中排放污水。
此外,江西还存在大量未处理污水直接排放入江的情况。在距离李家山泵站不到三公里的地方,督查人员突击检查发现,即使督查人员已经到达江西,仍有部分区域在夜间偷偷将生活污水排放进河道内。
在二零二四年五月十七日凌晨的一次突击检查中,督查人员发现,仅在20分钟内,就有超过2780吨污水未经处理便汇入长江。
经过专业设备检测,这些污水的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浓度均超过地表水三类标准,其中氨氮浓度甚至超标了12.2倍之多。仅这一地点,一年便向长江排放了26.6万吨未处理的污水。
除了抚州市外,督查组在暗查期间还发现江西多个地区存在直接将污水排放进入河流的现象。鹰潭市东湖的生态环境治理问题尤为突出。
由于截污管道破损,大量未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进了东湖内,导致东湖西侧的水体质量被评为劣V类。
在信江附近,一些排污口直接排放污水进入江中,江面上漂浮着大面积的油污,出水口的水色与江面颜色形成鲜明对比。
此外,江西各市的污水排放管道网络也存在诸多问题。有的地方管道接错,有的地方存在遗漏,对于已经破损的管道也未能及时修复。在雨天,雨水和污水一同流入河流,对水资源造成了严重破坏。
在前两次环境督查检查中,督查组已经对南昌等市的城市建设中的各类排污管道问题提出了整改要求,但当地政府部门对此事的态度却显得放任自由,缺乏处理此类问题的信心和决心。工作进展缓慢,计划完成的日期也未能如期完成。
在第二次环保督查时,督查组已经提出了整改方案,但截至目前,428公里的任务一半都还未完成。一个原计划在今年六月投入运营的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至今仅完成了30%,年底能否建设完成仍是一个未知数。
景德镇的城西污水管道部署严重滞后,排涝站附近居民的管道部署还有10公里的雨水和污水分流改造未完成。这导致每天都有将近500吨的污水在未处理的情况下直接进入昌江。
这一连串的问题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和热议。许多网友表示必须严抓相关责任人,呼吁加强对江西水质的监管和治理。
有江西网友直言九江一下雨就变黑了,必须严查。还有网友爆料称江西水质与福建相差甚远,九江武宁山上的溪水半岛网址 半岛官方入口都是毒水,呼吁大家共同监督。
这些问题的出现,显然暴露出部分地区在环境治理方面的不作为和环保意识的松懈。
从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迟缓甚至停滞不前,到对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的不重视、缺乏统筹谋划和工作推进不力等问题,都反映了相关部门在环境治理方面的不足。
督查半岛(bandao) 半岛官方组将这些问题一览无余地展示在公众面前,旨在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和警醒。希望相关部门能够正视问题、积极整改、加强监管和推进工作进度,确保江西的水质得到有效改善和保护。